“点燃战鼓,兵刃相接,勇士们纷纷抛弃盔甲,拖着兵器逃跑,有的人逃了百步后才停下来,有的人则在五十步后停下。若以五十步之人嘲笑百步之人,这又算什么呢?”这段话相信许多人都耳熟能详,出自于孟子与梁惠王之间的对话。其中“五十步笑百步”这句更是广为流传。二者同样是在逃避,五十步逃跑的人凭什么取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呢?不少人对此感到困惑与可笑,可是若知春秋时期的战争规则,或许就不会这么认为,反而会觉得这是合情合理的。
春秋时期即便礼乐制度逐渐崩溃,仍旧保留了许多规章制度。尽管战争本质上充满血腥与残酷,但在交战中仍须遵循若干严格的礼仪与法则。首先,在战争爆发前,双方必须向天下阐述发起战争的正当理由,否则便被视为“师出无名”。其次,如果其中一方遭遇天灾、时疫或君主去世等不幸,另一方应当立即终止战争。此外,双方在开战前都得派使者递交战书,而不是选择斩杀使者这一卑劣行径。最后,战争必须在对方的边界内进行,而绝不可侵犯敌国的腹地。这些都是战争前的诸多准备,而真正交战时,还有更多的规则需要遵守。
展开剩余61%首先,双方必须在排兵布阵完毕后,才可击鼓开战,否则便是缺乏仁义。其次,交战时,步兵应对步兵,车兵应对车兵,互不干扰。第三,若战场上有主君出现在场,伤害其对方主君是被禁止的。例如在鄢陵之战中,晋国的主将三度在战斗期间遇到了楚王的战车,为表敬意,他都下战车行礼,楚王对此亦表示赞赏,并回赠一张弓作为礼物。第四,当车兵对峙时,弓箭手不得连续放箭,必须按回合轮流发射,这一规则保证了战斗的公平性。第五,若车兵在战斗中一方的战车发生故障,另一方不得乘机进攻,而应等其修好后再继续作战。第六,如战争持续时间过长,双方需得到休息与进餐的时间,并不得在此期间发动偷袭。
当然,战争结束时也有明确的规定。如果一方发现难以取胜而选择逃跑,追击的一方最多只能追赶五十步,若超过任务,则不得继续追击。这就解释了为何“五十步笑百步”这一说法由来已久,因为在战争的规则下,逃得如此之远根本是没有必要的。
直观来看,这些规则其实与现今的奥运会竞赛有些相似,让人难以联想到战争的残酷。尽管春秋时期的战争并不乏仁义,但在那个历史阶段的战场上,依旧存在着一套复杂且严谨的礼数与规范。或许现在回想起宋襄公当年的仁义行径,已不再觉得是愚蠢的选择。宋襄公并非愚昧之人,他不过是在遵循当时既定的游戏规则与伦理。
发布于:天津市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